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创新推进;纵横联动,协同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原则,进一步畅通技术要素流转渠道,更好促进专利快速高效转化。
二、工作目标
到2023年,基本建立要素完备、体系健全、运行顺畅的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专利转化运用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完备、专利技术供需方对接便利;重点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的存量专利全部实现分级分类管理,随州市高价值专利收储和运营规范有序;出台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通过转化,倒逼全市专利创造质量明显提升,带动就业岗位明显增加;全市专利转移转化能力有效提升,依靠专利转移转化驱动创新发展实现大幅提升。
通过三年努力,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收集有效专利技术需求300条以上,引导市内企业主动接受相关主体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的专利数量100件以上,年均增幅59%以上,成交金额、实际到账金额均显著增长。
——推动全市高校院所建立专利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机制,全市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的专利数量30件以上,年均增幅75%以上,成交金额、实际到账金额均显著增长。
——开展专利运用试点示范,试点示范企业营业收入、带动就业人数均显著增长。专利运用政策惠及全市广大中小微企业。
——建立专利池,促进专利供需精准对接。专利产品备案显著增长。
——全市专利质押融资金额1亿元以上,年均增幅58%以上,专利质押融资数量20项以上,年均增幅91%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挖掘采集中小企业创新需求
挖掘中小企业专利技术创新需求,建立动态更新的专利技术需求库;重点挖掘全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专利技术需求;挖掘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后备企业的专利技术需求。
(二)畅通专利技术供给渠道
用好在随高校资源,依托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建设随州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筛选高校院所未实施“沉睡专利”,挖掘质量较高、具备市场前景的专利,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形成高价值专利包,提高服务企业专利供给能力。
(三)促进专利技术供需的有效对接与转化
充分发挥“互联网+”模式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技术供需对接。加强政策集成和资源整合,推进随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国家、省级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交易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开展线上线下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活动;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动开展专利技术供需有效对接与转化。组织高校院所、国有企业深入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技术对接活动。探索专利收储转化运用新路径、新方法。
四、主要措施
(一)制定专利转化战略规划。将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纳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市县知识产权“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建立市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出台鼓励知识产权发展创新政策文件,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协同。加强部门联动,做好与发改、经信、财政、科技、金融、税收等部门联络协调,搞好扶持促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衔接。
(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放大效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专利技术供需对接和转化运用。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吸引社会资本,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专利转化多元化投入格局。各县(市区)要加大知识产权投入,主动对接和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加强经费统筹保障,对专利转移转化成效显著的主体和机构给予补贴或奖励。全面取消专利申请补贴,逐步取消专利授权奖补政策,调整的经费主要用于专利转化运用。
(三)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构建多层次专利转化金融支撑体系,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引进一批优质的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
(四)加强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有效衔接的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引进一批专业从事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技术经理人、知识产权师和律师;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专利运营转化人才;建立专利转移转化专家库,发挥专家在重点项目立项和结题评审中的作用;搭建企业家和科学家沟通的平台,发挥企业家在专利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联合成立随州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全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建立市县区多级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市场监管管理部门要将专利转化工作纳入知识产权强市(县)建设重点工作,强化任务落实。
(二)强化督促检查。加大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的督办力度,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严肃财经工作纪律,加强资金运行监管,借助第三方评价、审计机构力量,切实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建立资金使用台账,防止补助奖励政策简单化、低效化、零散化。
(三)营造良好氛围。认真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典型案例、经验的总结宣传,重点宣传在推进专利技术转化中涌现出的优秀科研人才、运营人才、创新型企业以及服务机构,形成示范引导效应,营造有利于推进专利技术转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027-87053558
在线咨询